为扎实推进工会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站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劳动关系领域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10月22日至23日,省总法律和社会联络部集体协商指导员杨湘利就我市工会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站培育情况开展专题调研。

调研组先后深入矿区虎尾沟社区、城区新华东街社区、平定县天和物流园、郊区西南舁乡、盂县南娄镇等服务站,与服务站工作人员面对面交流,了解阵地建设、劳动争议调解、集体协商、普法宣传等具体工作开展情况,同时对服务站工作方式和发展方向等提出意见建议。

今年以来,市总工会一直将工会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站培育工作作为全年重点工作来抓,已实现县县全覆盖的目标任务。各服务站结合本区域特色探索出差异化的服务模式:矿区以“蜂聚众力调纷争,巢暖万家筑和谐”为理念,有效整合服务资源,推动劳动争议化解在萌芽状态;城区打造“小芳跑腿”品牌,创立五步工作法,变“等服务”为“送服务”;平定县聚焦新就业群体劳动关系服务,在物流园区打造集“服务-帮扶-维权”三大功能为一体的服务站;郊区构建“1+3+X”“工会+综治”协同模式,破解劳动争议调处难题;盂县将地域文化与工会工作相结合,建立“忠盂工惠”体系,积极践行“竭诚服务职工”的职责。
杨湘利对我市工会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站培育工作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并指出,工会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站是工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前沿阵地,也是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的重要平台。要夯实服务根基,对照“六有”标准,优化阵地功能布局,让站点“建得实、用得上”;摸清工会组织底数,建立“一企一档”和“区域企业风险等级评估”模块,为劳动争议源头化解工作打牢基础。要深化机制融合,持续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会实践,善于总结工作方法,将“商、调、裁、诉、援、执”贯穿到工作当中,结合“一函两书”工作,让工会工作既有温度又有力度。要推进数字赋能,把工会数字化建设同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结合起来,充分运用好“智慧工会”云服务平台,构建线上线下协同联动的服务形式,提高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的工作成效。
市总工会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加强组织保障与资源支持,不断完善工会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站运行机制,着力提升工会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站的服务能力,为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贡献工会力量。

晋公网安备14030202000109号